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8

2020

-

04

宜昌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点

作者: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起步之年。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央、省、市重大财税政策以及财政中心工作,切实加强非税收入、专项资金项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监督,进一步强化预算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为财政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一、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规范财政监督行为
  认真贯彻实施《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严格预算管理、加强增收节支、保障政策执行、维护财经秩序、提供决策参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符合财政监督发展要求的“大监督”机制,对财政检查的计划、实施、内容、报告、复核、整改落实等进行规范,控制工作风险,保证工作质量。建立监督检查结果运用机制,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效应。注重发挥财政监督的反馈作用,为完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注重发挥财政监督的服务作用,服务于财政中心工作。通过开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等重大政策以及项目实施财政监督,充分发挥好财政监督的规范效应和管理效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信息披露和公告制度,强化执行处理处罚和落实整改意见反馈制度。加大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公开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财政监督信息宣传,营造全社会认识财政监督、理解财政监督的工作氛围。
  二、强化财政内部监管,构建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进一步提升内部监督工作层次。着力关注重大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研究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内部监督检查作用。有效提高内部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成效。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预算监督制衡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内部监督与预算监督制衡机制有效结合的具体方式,逐步细化预算监督制衡机制配套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不断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注重改进内部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规范管理、促进履行职责、完善内控机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内部监督的覆盖面,对财政资金分配实行跟踪问效,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和财政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根据《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要求,内部监督检查面不低于30%。
  三、深化财政财务监管,突出财政监督工作成效
  紧紧围绕财政管理工作重点,加强财政收入的监管,做到各项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解缴入库。重点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专项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的监督检查。对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决算编报的完整性及财政制度、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建立贯穿财政收支管理全过程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积极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审核、重大支出项目审核等工作,强化事中监控,要组织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强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政策执行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选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切身利益的项目,重点围绕“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行业、领域的政策执行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查找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推动建立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促进财政管理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四、不断提升会计监督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围绕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宏观调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切入点,全面关注财税政策执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等情况,开展上下联动检查,探索联动监督的方式和手段。加强与税务、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综合治理的良好会计监督工作局面。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会计监督检查的层次和成效,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将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与财政重点专项资金绩效预算监督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监督有机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检查范围,注重监督成果的运用,以监督成果服务于财政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将处理处罚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成效。
  五、进一步深化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
  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一是抓基础抓落实,确保应上网的财政专项资金、机构编制信息、专项支出预算等内容,及时、完整、准确、规范公开。二是抓宣传互动,进一步提升两公开影响力、吸引力。以两公开网为基础,及时报道宣传两公开,实时发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确保政策法规更新及时,把两公开网建成为本地“主题突出、信息丰富、内容直观、查询简便、版面美观”、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类门户网站。牢固树立“以责任赢信任,以真心赢民心”服务理念。三是抓公开结果应用,加大对公开结果应用水平的考核,提升其考核权重,要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切实提高公开结果的利用能力。四是抓组织抓督办,确保全年两公开工作规范科学高效。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两公开,协调解决部门之间衔接配合问题,争取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实效。
  六、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促进监督工作再上台阶
  财政监督工作要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来提升成效。一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充实干部力量,规范人员配置,为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二是各加大财政监督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强化培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政治业务培训,切实提升财政监督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加强财政监督队伍的作风建设,培养财政监督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坚定财政监督干部的理想信念,增强财政监督系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弘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严格执法、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为财政监督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宜昌市2013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
  一、2012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
  1、就业专项资金
  2、体育彩票公益金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4、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
  5、水资源费、防汛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
  二、2012年财务收支检查
  1、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对8户预算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单位:
  市优抚医院、市职工医疗保险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人防办、市机电工程学校、市司法局、市交通局、市第一中学。
  2、对市属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单位:
  市轻工实业开发公司、东风渠管理局、市安保培训中心、崇信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宜昌市花艳粮库。
  三、2012年度非税收入检查单位
  1、非税收入代征单位
  ①天然气加价收入代征单位5个:
  宜昌科力生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天然气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宜昌科能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天然气湖北宜昌石油分公司。
  ②水费、电力附加代征单位2个:
  宜昌供电公司、宜昌自来水公司。
  2、市直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投资收益检查
  市劳动培训教育中心、市移民局。
  3、教育非税收入检查
  市外国语学校。
  四、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及下达的检查单位名单开展检查。
  五、根据《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财政部58号部长令)和《湖北省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试行)》(鄂财监规[2011]16号)要求,对局内科室进行内部检查,检查的科室:
  社保科、综合科、经建科、教科文科、农业科。
  六、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其他检查